论文写作-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论文交流 > 市场营销 > 浏览文章

保健品企业,到底缺少什么?

作者:于斐 来源:全球品牌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15日 【字体:

当前,保健品企业普遍缺少什么?

正如我在北京大学总裁班讲课时提到的那样:就是在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预见性和大局性,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可怕,怕的是以过去的成功拒绝今天的变化,以今天的情况推断未来的发展,以战术的方法代替战略的谋划。

“保健品行业不好做了,成功的产品不多”。

“钱很难赚!准备考虑转行了”。

在我周围,经常有些朋友发出这样的感叹。

的确,一些企业对市场的过分超前掠夺,再加上急功近利似的圈地跑马、高举高打,渐渐的保健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原本美好的风景成为了一道道残缺的记忆。

朋友去泰国旅游,回来后说起一桩事情颇耐人寻味:他说那里的人们总是把做为谋生工具的大象,栓在根极为不起眼的小木桩上,论大象的力气,完全可以轻而易举把木桩拔起,然而这些“庞然大物”们从来不会尝试着挣脱。他非常疑惑,当地人告诉他,是因为这些大象从刚生下来不久,人们就会把它们栓到树桩上,这些被束缚了自由的小象们通常会惊慌失措,不断挣扎,甚至不惜伤痕累累,然而凭它们之力,是无法捍动树桩的。几次反复,小象们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摆脱这束缚,久而久之,当这些小象长成大象后,人们往往只需用一根小木桩就可以把大象们栓住,因为它们已经习惯摆脱不了这种束缚,并且也习惯接受了这种挫折。

这个事例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与其说大象是被一个小木桩给栓住,不如说大象是被程度渐深的挫折感下意识的束缚。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所从事的保健品行业都面临暂时的挫折和失误,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挣脱开困扰自我的束缚和禁锢着的自由呢?

环顾中国的医药保健品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0个亿销售额,到2005年的300个亿,再到2010年的近900亿以及如今的1000多亿,短短的三十几年内,中国的医药保健品市场以它特有的风景,从另一角度验证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腾飞。

然而,高潮过后就是低谷。自2000年起,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营销额由300亿骤降至200亿,2001年又减至175个亿,整个市场面临着全线崩盘极度低靡期,2002年至2006年,全国保健品市场才勉强回升到不足400亿,但这几年发展很快,说明这个市场大有潜力。

但为什么许多保健品企业都在感慨日子难过呢?

几乎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在发展了三十几年后,整个营销水平没有大的进步,基本上都停留在九十年代的水平!

在这个由短缺经济时代向过剩经济时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似乎注定了就是一块不安静的土地。一批批的“英雄”们应势而起,又一批批在惊涛骇浪中消声匿迹。当年创造中国营销市场奇迹的这派那派们,高空推广告低空发小报以及忽悠式邀约式会务营销之类的广告战、人海战早已不适应现今千变万化的市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由传统营销模式衍生出来的会议营销、旅游营销、口碑营销等也在这号称多元化营销的市场中显得苍白无力。

据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考察发现,众多的保健品企业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市场洗礼中,思维仍固守着以往的惯性,在圈钱、套钱、诈钱、骗钱的简单重复里迷失了原本诚信和道德的秉性。具体做法就是通过电台专题忽悠、会务营销欺诈、平面媒体炒作、终端促销引诱。你说,在这行业剧变、百姓理性、政府监管下,他们还能实现可持续经营吗?

如今,在这个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年代,行业的营销人也在感慨以往屡试不爽的营销招数为何如今遭遇冷落,习惯了以往风光的局面还真适应不了今后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凡此迹象说明当前的保健品市场已经由过热的“泡沫经济”向透明经济过渡。

在这场可谓天翻地覆的市场变革期间,有的保健品在这场角逐中黯然退场,也有的在徘徊观望,更有的在逆境中创新并摸索前进。

中国的保健品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阵痛之后,似乎也同那大象般,显得习惯及顺从了。


人支持

人反对
Tags:保健品 医药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