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企业管理 > 营销扫瞄 > 浏览文章

对虾产业:下一个王者品类的突围之战

作者:李明利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4日 【字体: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水产出口企业转内销,国内水产消费大致经历了冷冻、鲜活和稀缺消费三个时代,海产品也已经从传统的沿海地区开始向内地市场扩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水产品竞争的核心依然是产地、品种、价格、规模,但品牌化发展已成为出口企业关注的焦点。

如专注于海珍品类的大连獐子岛,通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声名大噪,成为水产业知名度最高的企业。从品牌传播,营销水准,销售指标等方面来衡量,海珍品类可以说是目前水产业的王者品类。在这个品类中涌现出了獐子岛,上品堂,棒棰岛,海晏堂等企业集群,而王者品类也成就了獐子岛这个王者企业。那么,水产业下一个王者品类是谁呢?在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营销策划)看来,是对虾!

一、对虾产业成为王者品类之“因”

1、从水产业的品类格局分析入手

水产业除了海珍类还有鱼类、虾类、蟹类,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数据来看,2011年,对虾在全球水产贸易中占到了15%的比重,居全球水产贸易额的首位。也就是说在水产业的品类格局中占比最大的是虾类,不是海珍类,但是在中国市场,从品牌传播,营销水准和销售业绩三个维度来看,海珍类却是王者品类,这就说明了虾品类没有获得应有的市场地位,而对虾只是虾品类中的一个。

2、从消费习惯和消费基础入手

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等海珍品类消费主要集中于高收入人群,地域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及东南沿海区域。由于消费门槛高,很多消费者把食用海珍类产品当成一种体验,没有强烈的重复消费欲望,加之对其烹饪方法还不太了解,可以说这些因素将成为限制国内海珍类水产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再来看虾品类,在中国虾品类的主要消费品种是对虾,小龙虾和基围虾。由于价格适中,虾品类消费门槛很低,加上虾品类富含蛋白质、锌、镁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消费者不会把吃虾当成一种体验,会经常的去食用虾。因此从消费习惯和消费基础来看,虾品类尤其是对虾完全具有成为下一个王者品类的基础。

3、从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入手

近10年来,虾品类以其丰富的营养,亲民的价格,广泛的消费基础,成为水产类中成长最快的品类,而猪肉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了6%。目前日本人均消费对虾是65公斤,而中国从2011年的数据来看,对虾总产量约为156万吨,其中出口约为30万吨,进口量为4.5万吨左右,2011年中国消费者消费掉的对虾约为130万吨,人均只有10公斤,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日本人均消费量的15%,未来存在巨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二、对虾产业面临的行业之“困”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未来三年增长5%是完全有可能的,届时中国对虾的市场需求将达到200万吨,千亿级的市场规模,中国将成为对虾纯进口国。为什么这么巨量的一个市场,这么好的一个消费基础,虾品类尤其是对虾,为什么没有成为水产业的王者品类,更没有诞生出海珍品类中诸如獐子岛这样的王者类型企业?李明利本人认为,主要有四大原因:

原因之一:产品同质化

从品牌运营角度来看,产品是品牌运营的基础,只有在质量、外观上有差异的产品才能形成具有消费差异力的品牌,实现产品的附加价值化。而从湛江对虾水产企业来看,所做的产品大多是生熟带头,生疏凤尾,生熟虾仁,板冻等产品,就连面包虾也是照搬国外,国内对虾行业的产品研发能力极弱,远远跟不上常规食品企业乃至速冻企业的研发水准!

那么导致产品同质化的根源是什么呢?在于产品与渠道没有做到有效对接。企业没有做必要的渠道调研,渠道沟通工作,研发人员拍脑袋,不给研发人员出差机会,闭门造车,产品怎么能适应渠道,适应市场!

原因之二:消费品类化

正是对虾产品这种从内到外的同质化,导致了对虾难以形成有效区隔的差异化价值。而这种困境延伸到消费市场,就形成了对虾水产市场目前的另一重要特征:消费品类化。消费者消费品牌对虾的需求早已具备,但受制于对虾产品同质化,目前消费者消费的标注基本上遵循品类标准,依靠传统的消费价值观进行购买决策,致使对虾产业的发展依然停留在品类消费,很少受到品牌营销的影响。

原因之三:营销渠道化

渠道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与载体,“渠道为王”的营销理念也早已被多数国内企业所认同,但这对于处于初级竞争阶段的对虾产业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因为对虾产品没有独特品牌定位的传播,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对虾时无法依据产品品牌进行决策,认的只是渠道品牌,渠道对对虾产品的品牌就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价值遮蔽。渠道与供应商永远是一种互赢而又博弈的关系,过度地依赖于渠道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对虾企业只会慢慢失去市场话语权,甚至会沦为渠道商的附庸,不仅利润会缩水,企业的任何内外部决策在执行过程中都会严重受挫。

原因之四:品牌地域化

由于对虾企业目前的运营核心依然停留在运营渠道上,加上没有对虾品牌力的支撑,导致对虾企业只能借助产地知名度来形成自身的附加值体系,品牌地域化成为对虾产业不温不火的原因之一。在这方面无论舟山带鱼还是獐子岛海鲜亦或千岛湖鱼头、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其中代表,尤其阳澄湖大闸蟹是这方面的典型。以阳澄湖地名为商标,虽然成就了一时,但品牌专属度的不确定性引发了行业后续发展管理的内部矛盾丛生,每年大闸蟹最兴盛时,也是假货最流行之时。

这种抢占公共资源的品牌运作在对虾产业也是比比皆是,虽说前期投入成本低,但随着产业的逐渐升温弊病也会逐一显露出来。在方圆看来,对虾产业亟需进行品牌化升级,来避免陷入恶性竞争的循环,提升对虾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与信任度。

三、对虾产业品牌化的升级之“道”

水产品牌化运营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然路径。在水产行业,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品牌占位、品类占位的时代。李明利本人认为,对虾具备成为下一个王者品类的产业基础,对虾企业应抓住2013年品牌升级的发展契机果断出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全局思考:

1、产品区隔化是对虾产业品牌化的基础

水产品牌化就是区隔化,企业间的产品没有区隔的现状,也就决定了产品的品牌化附加值很难真正体现出来,也就是同类产品之间的产品个性。品牌的基础是产品,没有能离开产品的品牌,所以,波力海苔把鱼糜做成了与海苔相嫁接的休闲产品“波力鱼趣”,走出了一条产品创新的新路子。

2、品类分化是对虾产业品牌化的关键

水产品牌化的关键就是通过品类分化,实现品类创新,然后再通过普适性功能、情感特征的赋予,实现市场范围的快速延展。如舟山远洋鱿鱼通过品类分化构建区隔,从舟山远洋鱿鱼的“远洋”特质出发,锁定了“来自深海的营养美味”这个具有区隔化、差异化的品类定位。

3、消费个性化是对虾产业品牌化的根本动力

从消费需求来说,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对任何一个产品市场从大众消费向个性消费都是必然趋势。从消费水产到消费鲜活水产再到消费品种水产直到消费品牌水产,是消费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相对产品区隔,消费个性化就是水产品牌化的关键环节。只有消费个性化,水产品牌化才能找到根本动力。只有形成无数的个性市场,水产品牌消费才能最后成为主流,消费个性化是品牌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理由。如对虾产业的领军企业国联水产2010年推出了一款“水煮汉虾”的创新菜品,配有口味调料包,不仅成功进军家庭消费市场,同时“随意油辣包”的问世,也一改沿海清淡鲜虾的传统印象,成功打入川湘市场。

在方圆(营销策划)看来,水产业的“虾王争霸赛”已经开始了!真诚地希望对虾产业在中国能实现它“王者品类”的产业梦!!


人支持

人反对
Tags:水产 食品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