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企业管理 > 文化探究 > 浏览文章

企业文化之贵:重视社区文化

作者:尹啸 来源:全球品牌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年09月02日 【字体:

一个企业要拿下目标市场,最要紧的是要主动融合而不是自大征服目标市场的文化。因为巧取的成本永远要比豪夺的成本低。历史为此做了无数的注脚。

《经理人》第193期刊出郎咸平先生的一篇《去印度?请三思!》的观察文章,提醒打算去印度寻求发展的中国企业家要认清印度的“国情”——“‘印度体制’下的高成本交易”和“盲目畸形的‘崇美文化’”。

照笔者理解,郎先生意有所指的“国情”其实就是一个空降企业要必须面对的社区文化。如何接受并适应陌生的社区文化正是企业文化的包容性和扩张力之所在。简而言之,企业文化离不开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要主动融合进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方可为企业发展扫清潜在的障碍。

郎先生以宝洁在印度市场失败为例,间接地说明了任何企业如果身处一个连自己都不熟悉其文化的市场就去盲目投资,片面追求市场份额,必然会遭到社区消费者的强烈抵制,她的“扩张主义”一定不会得逞!

 如同行军打仗,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企业发展也是一样,开辟新的市场,尤其是新的国际市场,也要做到根基未稳,文化先行。如何做到文化先行?首先要在认清自己文化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文化,并加以纵深横向多层次多角度地比较,方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知道,当文化只是一种大脑观念的时候,文化给人的感觉是虚的,很不实在。一旦发生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市场阻力或者消费者群愤而抵制的排斥现象时,文化才会裸露出一种触之可及的质感形态,表现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就会变成异常强大的物质力量,并从心理上拒绝你的产品,拒绝你的文化,就像人类妄图攫取潘多拉星球资源的“阿凡达计划”得不到纳美人的支持和配合而最终遭受挫败一样。

企业要在陌生的地方落地生根,从终极意义上说是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是在跟社区文化经过接触碰撞之后的合二为一,否则就会成为社区的异类,市场的弃儿。你就休想在人家“纳美人”的“潘多拉星球”拿走一丁点资源。

据说,当初海峡两岸松绑之时,一些远见卓识的台湾同胞从中看到了大陆巨大的市场空白,纷纷“东进”,投资大陆。与此同时,经过欧风美雨浸染的台湾同胞将其先进的企业文化也带到了大陆,由于部分民众的偏见思想和落伍意识,曾引起过大陆员工抵制围堵台资企业的极端现象。后-全球品牌网-来,一些务实的台湾同胞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磨合着尚难得到大陆同胞完全认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措施,逐渐地由刚性向柔性过渡,打破了劳资双方经常出现的僵持局面。

试想,在一个同宗同源的大中华文化圈内尚且会出现这样的文化冲突,更不用说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了。

郎先生例举的宝洁公司在印度铩羽而归,其实是全球文化背景下美国企业文化跟印度社区文化没经磨合的不相容。如果中国企业也在印度铩羽而归,那就是亚洲文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文化跟印度社区文化没经磨合的不相容。这进一步说明,要做到文化磨合和文化相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花大力气和大心思“大胆接触,小心求证”。

类似宝洁这样的教训,宝洁肯定不是唯一的,也绝对不是最后的,此前此后也有许多企业在别的地方扩张市场的时候,由于对当地的社区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文化跟社区文化“较上了劲”,最终重蹈宝洁式的覆辙!

郎先生见多识广,他的谆谆告诫应该值得每一家意欲国内外扩张的企业重视和揣摸。别等到企业进退维谷的时候才感叹悔不当初没听郎先生一劝。一般来说,一个企业不出问题则已,出了问题通常会是企业文化方面。这可不是耸人听闻。

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想灵魂,理应能屈能伸,收放自如,小到国内市场,大到国际市场,皆当如此。而笔者也向来认为,一个企业要拿下目标市场,最要紧的是要主动融合而不是自大征服目标市场的文化。因为巧取的成本永远要比豪夺的成本低。历史为此做了无数的注脚,只等有心人去对号入座。


人支持

人反对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