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企业管理 > 风云人物 > 浏览文章

柴燕琦:外企给我精彩人生

作者:冯嘉雪 来源:《中国新时代》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11月28日 【字体:

“直到今天,提起在外企工作的每一天,柴燕琦依然神采飞扬。因为他实在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虽然“文革”贯穿了他的整个学生阶段,但在高中毕业后,他却适时地赶上了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FESCO前身)的成立,并成为其第003号员工

在当年的外企员工中,柴燕琦是少数的幸运者,在对外国商社业务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进入了“手把手”教新人的日本商社,在对业务日渐熟悉之后,他又进入了更能锻炼个人能力的美国商社。

由于表现出色,柴燕琦成为最早一批当上外国商社首席代表的中国人。几年之后,受职业发展瓶颈困扰的他告别了外企,远赴加拿大攻读MBA。此后,他又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道路,其间的酸甜苦辣,难以尽述。

但无论说起在国外创业时的波折,还是回忆当年在外企时年轻气盛的点点滴滴,柴燕琦始终面带微笑。历尽千般,如今想来,在外企工作的日子,仍是记忆中最为闪光的一段。那里沉淀了他美好的青春岁月,记录着他刚刚踏上人生旅途时真诚付出的每一步。

柴燕琦说,在他们这些老外企人的心头,总有一段挥之不去的外企情结,倒不是因为FESCO曾让他们成为那个年代“特殊群体”的一员,而是FESCO给他们提供了难得的锻炼平台以及种种机遇。“如果没有外企的那段经历,我的人生肯定不会有今天这么精彩。”他感叹到。

今天,已是北京银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柴燕琦,除了专注于他的投资、咨询业务外,还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外企海外联谊会中。“我们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最早一批受益者”,柴燕琦说,因此今天他们也愿意将自己的一切经验拿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其实,很多像柴燕琦一样的老外企人,如今已成为各行业的中流砥柱,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远离故土,一直在海外辛苦打拼,但外企的印记已在他们心中深深烙下,永远无法抹去。

“白丁”优势

当年由于就读的北京二十五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所以尽管“文革”闹得人心慌慌,但良好的学风还是让柴燕琦将心思放在了读书上。

“当时学校将我们这批人定为‘白丁’”。柴燕琦说,像他们这样在政治上不要求进步,而只是学习好的学生,就被称为“白丁”。虽然“白丁”是要挨批判的,但他们依然课上专心学习,课下组织各种文化小组,沉浸在文化学习的乐趣中。

高中毕业那一年,国家决定恢复高考。正当柴燕琦准备迎战高考时,却由于肝炎的复发而不得不病休。无奈之下,柴燕琦来到香山养病。每天面对着清秀宜人的风景,日子似乎过得很慢,但柴燕琦不想浪费大好光阴,他又重新拾起了课本。由于父母从事外交工作的原因,他从小就喜欢英语,长大后又对外贸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修养期间,柴燕琦一直坚持自修英语和外贸。

两年过后,柴燕琦的身体慢慢恢复了,但他却感到自己的前途一片迷茫。就在此时,他从一个朋友处得知,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以下简称“外企公司”)正在招人,但由于筛选条件严格以及考试难度较高,很少有人能够通过。

明知道是“百里挑一”,但报名的人依然趋之若鹜。原因很简单,一旦被录取,就能进入令人羡慕的外国商社工作。尤其在那个年代,外事工作对于普通人而言,还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因此,柴燕琦决定试试。

1979年,刚刚成立的外企公司肩负着为外国商社选拔人才的重任。据统计,那一年进驻北京的外国商社已有100家。为了尽快满足外国商社的用人需求,曾有一段时间,外企公司几乎天天组织考试,选拔合格人才。

听说外企的考试还有打字这一项,柴燕琦特意把家里的一台简易打字机翻了出来,虽然这台老机器非常难用,不过这倒正好帮了他,因为考试时的机器非常好用,因此最后的考试成绩高出了柴燕琦预期的20%。

由于在学校的扎实积累以及病休期间的自学,柴燕琦的笔试成绩比较理想。在考试后的一周,他就接到了面试通知。柴燕琦马上告诉了自己的那个朋友,对方又一次提示他,外企公司的面试非常注重仪容仪表,他就是因为头发过长,而没有通过最后的面试关。

为了体现出艰苦朴素的作风,柴燕琦特意穿了一双大棉鞋、一身干净、朴素的衣服。回答问题时,也是分寸得当。果然,对于柴燕琦的综合素质以及仪表,面试负责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最终他被顺利录取。

当柴燕琦把这一消息告诉家人后,从父母到哥哥姐姐都很惊奇,因为他们此前并不知道此事,同时他们也不支持这个家中最小的孩子早早工作,在他们看来,柴燕琦应该读大学完成学业,再考虑工作问题。

“我从小就喜欢英语和外贸,外企的工作正好符合我的兴趣方向。”柴燕琦说,在他看来进入外企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应该牢牢把握。

虽然说服家人花了不少时间,但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上,柴燕琦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从报名考试到办完成各种手续,前后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21岁的柴燕琦终于走进了外企的大门,“直到今天,我也依然觉得当年的决定是明智的。”

日式训练

刚一进入外企公司,柴燕琦被分配到日本的住友商社。“因为我比较年轻,领导认为应该把年轻同志先放到‘友好商社’中锻炼。”柴燕琦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一些日本人帮助过中国人,而这些人开办的公司后来被划分为“友好商社”。事实上,住友商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友好商社”,但由于他们的第一任北京事务处处长对待中国人极其友善,因此住友也被视为“友好商社”。

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对于日本企业而言,是一个庞大而极具诱惑力的市场。最初的三菱、三井、住友等日本八大商社扮演的正是“探路者”的角色——当年正是由他们负责向中国市场推销日本企业的产品。今天已被中国人熟知的松下、丰田、TOTO等日本品牌,就是由住友商社代理销售的。

与柴燕琦一批进入住友商社的外企员工有15人,住友商社的日本员工则是20人。由于中方员工是企业的新人,因此住友采取了“一带一”的模式,即一名日本员工带一名中方员工一起工作。


人支持

人反对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