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工商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联盟 > MBA > 录取面试 > 浏览文章

南京大学MBA面试全记录

作者:未知 来源:华宏MBA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11月10日 【字体:

四月九日从南京面试完回家,趁着睡觉前写下了一些文字记录下面试那两天的故事。

四月七日早早起来,从虹桥一步一步走到南大医院(后来算了一下时间,从七时一刻到八点钟左右差不多走了四十五分钟吧)。进了院门便看到有复试体检流程的通知,门口人还不算少。于是排队拿了表格填好借了浆糊贴上了照片就开始由底楼的胸透做起。整个儿的体检在我看来,除了见了点血、透视了一下胸腔外,真的就没什么实在(如果说比较实的,那就是我的血压135/80)的东西了。本来想好的要找些个八号上午复试的同组同学先熟悉一下的计划因为我问了三次“有人八号上午面试吗”都没有回复而灰心的放弃,导致检查完便打车回家了(事实证明这种熟悉没什么大用)。

回到家,还是准备看书写申请报告。今年南大的要求变化不小,头一次要求考生提交复试申请书,其中包括工作背景、两封推荐信、职业生涯规划书等部分。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这部分相当于申请海外研究生院通常要求的Essay or Personal Statement Letter)只是在赴宁前开了个头,只好急就章样的考虑去写。偏不巧的是,这时头开始疼了,休息了很长时间最后导致原先计划好的看完南大出版社的《管理学原理》一书泡汤(晚上合眼前我还是看了几十分之一的)。要说写Personal Statement Letter我倒并不是很愁,因为我比较善于挖掘自己的优点,于是把参加麻省理工OCW项目、提交分析报告以及架构在线教学平台的事儿全写了出来。当然,这些情节是要和大框子合拍的,也就是说这些应成为论据,为中心论点服务,不能体现自己亮点的部分哪怕再好也不用写。最后写完,一读觉得还不错,就誊写到正式的申请书上去。这一步让我遗憾的是,我发现我的字写的很臭,也许是心有牵挂反而施展不开来的缘故罢!南大要求该申请书使用手写,因此如果字写得漂亮的同学肯定会有印象分的。

面试当日,不敢学体检日步行,而是打车到了北京西路的南大校门,从那里左拐直接进了逸夫管理楼。由于体检日已经来熟悉过一次,这次轻车熟路的就上电梯。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年纪较大的女老师,和我等五六个MBA男考生同乘。她开玩笑称:看到这么多如此帅的小伙子就知道是来面试的!听她这样说,我也四周打量一下,果然,挤满的电梯间里除了两个女老师外,其它全部是正装的青年男士(后来进了20楼的会议大厅才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没穿西服的男考生)。

南京大学的MBA中心可能有点懒吧,在我们几个下了电梯走进备考大厅时一眼就发现幕台上的背景是中荷项目2005年的开学典礼——难道这么长时间都没换?这个背景在大厅里人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显得尤其突出,进门时直让同行的几位感觉着自己是否走错了地儿?

时间不长,考生们都来得差不多了,于是集中坐下,回头一看,没几个MM,心里琢磨着女同学在英语方面的优势今天可能发挥不太出来了。MBA教育中心的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大约记得姓桑)随口讲了几句英文来安慰全体考生,然后宣布考试纪律和考试流程,大体如下:把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笔、准考证及申请材料等)放到隔离区,然后抽签,并按顺序坐好,面试开始即由师兄领路由楼梯下到19层在指定的教室外等候(声明不允许坐电梯,我想主要是怕考生躲在电梯无人监控区作弊吧,因为备考大厅当时就如一个集中营,进去后就不许外出了),考完即“迅速”(这也是考试流程的规定)回到20楼备考大厅并换至综合能力准备区就坐,等待再次抽签并配对三人小组。一组考完之后方可在师兄指引下至18楼综合能力面试区。后来回顾这段麻烦的流程却也十分理解并欣赏:抽签并且在自己的面试表格上填写签号可最大程度防止根据事先安排好的次序来开后门,因为你和七位面试官(每个考生都会有七位面试官,两位英文三位综合,外加两个面试秘书)事先无法知道谁和谁会遇到;不准坐电梯,每位考生从备考区到进面试室过程中都被严密监控无法与他人有某种接触;综合备考区和英文备考区及个人物品存放区隔离也断绝了考生利用考试时间差进行违规交流。

应当说应付这类场合本不该有什么紧张的,但是这却不同与一般的初/笔试,因此无论是在英文面试中还是在后来的综合面试中,我竟然都有些不自在(这是相对于其它人而言,因我毕竟不可能把平生头一遭这样形式的考试当成玩儿一样)。英文面试中先是介绍自已的情况,然后是看一篇一整页的文章讲述大意回答面试官的提问。我看的文章是讲英国警察的装束的,那位面带微笑的中年考官问的问题不是很复杂,涉及到细节问题,比如问到cop是什么意思(to capture),某人是什么身份(founder of the police force…);也有一些关于全文理解的,比如警察的头盔的作用在你看来是什么(我回答的是可以识别、保护自己、为了好看)。还有最麻烦的问题,如你觉得中国警察和英国警察有什么不同吗?这些问题,根据后来英文面试回来几个同学所回顾的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要求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读通全文,并对某些细节有所了解,而且还有更关键的听力部分!

不管如何,英文面试我基本上感觉能给自己打80/100,因为自我介绍一部分没能做到流利(事先没有背,也可以说几乎没有准备,我更希望以一种自然的状态去回答、交流)。

英文测试完成后即是凑堆儿——等满十五人,再次抽签准备综合能力的面试。本来打算先和同组的另两位考生换看一下身份材料,至少也把彼此的名字知道啊,可是B同学觉得没必要也就算了。听说他在华章培训班听过课受过训,应该是对这流程和技巧相当熟悉了吧(在后来的综合能力面试中,某些细节处还是看得出刻意的痕迹),于是我建议由他担任Leader的角色,另外一位南京的C同学和我一齐做案例补充。

由于我们是第一组,因此实际上也就在抽完签、找到同组队员后就要步行到第十八楼去。当时有点英勇赴战场的感觉:挺胸昂头,大步流星~~从逸夫管理大楼顶层的大会议厅排头一路走到后排直至出大门。路过之处还有一些回头率,估计候考区的其它同学都在想:这家伙谁啊,这么牛气冲天,跟香港的廉政公署资深探员一样(因为我是第一批第一个,又走在前面,而后面跟着其它好几位同学都穿深西服,现在回想起来好象的确象无间道中廉政公署抓人的镜头)?这里我不得不称赞一下柒牌立领套装的工艺和风格——黑色的挺刮绝对让人有专业干练的感觉。

英文面试时签号是1904-4,综合面试的签号就记不太清了,似乎是1806-1A吧,这两个号每每想起总觉得有一丝的熟悉,就象自己和另两位战友踏入面试室时看到三位面试官的脸时的感觉。面试官有三位,从左及右:一位中年的优雅女士,觉得象是南京某外资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高级职员(后来才知道她是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导杨东涛教授);中间一位挺富态,着装也是职场的专业味道;最后一位应当就是南京大学的老师了,朴素低调的风格。这三位面试官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外露的表情!

抓题自然是我先来。第一轮是政治,我拿了题想站着先把题向面试官读完再回座,但他们立马说要我回座位坐好(不知道站着宣读一下题目是否算礼貌的表示,后来两次抽题过程中有次差点把桌子蹬翻掉,这个有点好笑的)。政治题是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因为事先什么也没准备,因此只能从自己的理解去谈了,好在我事先声明了这一点。另两位同学的题也都是和“十一五规划”有关的,但是他俩显然是看过材料的了,尤其是C同学,背了挺长的时间,我估计他肯定是能拿满分了!

第二轮是管理基础题,我抽到的题是关于影响企业经营环境因素的。可能最熟悉的也会是最担心的吧,这题我愣是想了好一会儿!前面答政治题时可能张口就来,面试官提醒我可以想一会儿再答,这次不知他们是否看出来我是让题给噎住了!说不定还以为我在慢慢想呢。面试室里当时有过短暂的凝滞,说空气都不动了也不过分。好在我迅速找到了感觉,居然想出来了(其实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一下噎住忘了怎么回答的),于是就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大体解释了一下,并把科特勒的两个大P理论也提到。最后的感觉是答的不够细,似乎连简答都算不上了,但是面试官应是知道我了解这题的(由此我认为:答多答少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要让面试官知道你知道)。如果说我抽到的题还和营销有联系的话,另外两位同学抽到的题目就完全只和管理有关了,他们答的都比我多,但是这次C同学似乎有点抓不到点,也许那部分他正好没怎么看到吧(后面附C同学的面试介绍摘录)。

时间过了不算太长,最后一轮是案例分析。我离秘书近,但是我把抽签权交给B同学,结果他抽到的题目是工作中常遇到的——职场派系斗争。这个案例从前我并未看过,现在也记不起多少了,只是觉得小组的表现并不太好,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案例后的题目我们没有答全,甚至我中间提到最后问题未答的情况下,B同学也没有把讨论主线转移到对最后问题的讨论上去。解决问题,一是解决派系斗争,一是当时已经造成的恶劣影响销量下降、客户不满。但是我们小组却一直转在派系斗争当中。

二,曾有面试官提到如何解决(派系斗争中产生的技术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推诿),B同学认为可建立考核体系。最左边的女面试官就这个问题追问B同学,她也许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在案例中所述的情形下单*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来解决派系斗争中对责任工作的推诿,并且如何建立绩效体系也是个难题(我觉得她的想法是让B同学分析一下在什么样的组织中使用绩效考核最有效)。最后B同学连着回答了两次应该是能让她基本满意了,我和C同学都为他捏了把汗。在MBAHOME论坛上我后来也在贴子中提了,这种连续追问可能是压力面试,或正好B同学的回答撞到该面试官的枪口上,正好是她熟悉的领域(后来从南大商学院网站上得知杨教授目前在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是关于这方面的)。

三,后来C同学跟我说,我在做补充时,回答的多了,时间占多了。这是指我在分析派系斗争时提到冲突的两种类别。因为我觉得冲突可能会产生推进企业改革的正面效果,但从后来中间的男面试官提问的问题来看,我的回答走偏了,因为他向我列举了三种可能产生冲突的因素,有组织结构的,有文化的,我最后选择了文化因素(其实我觉得三种哪个都不*谱,但当时时间不容我想,只好选了个不象当中最象的,也只有这个和C同学提出的“空降兵水土不服”有关),而他未动声色,我想我答的还不够好,至少解释的不够圆满。另外,我认为副总是中层经理,应将老板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实施目标向一线员工推行,而后来从女面试官的评价中我想我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可能也出了问题。

当三位面试官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宣布面试结束,而当时我还想说些什么。对于如何处理技术部门的问题,我想到了INTEL公司在开发CPU上的做法,其实可以将技术部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处理一号产品,同时另一部分处理二号产品。两项产品的入市及成熟期是不同的,这样可将不同的产品变成项目小组形式交给不同的技术小组去独立负责,以便对照且进行绩效考核。或者也可尝试将技术研发部门划分为开发组、改善组等这类情形。

考完后自然也无须多说,简单的对面试官说了感谢、再见便退场,依旧走在前面,但主动开门让另两位先走(还挺绅士吧)。这时门外已有其它候考小组了。回到20楼收好资料,整理电脑包,按老师的要求去填表区办手续,还领了一张密苏里国际iMBA的项目表格。


人支持

人反对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