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新闻播报 > 综合新闻 > 浏览文章

被就业发帖者称遭西北政法大学辅导员威胁 要其别胡说

作者:王全宝 来源:东方早报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07月23日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酱里合酱”的就业协议书

  东方早报7月23日报道  “完了,辅导员说"你小子等着"!记者救我……”昨天上午10点多,网友“酱里合酱”在和早报记者网聊过程中,聊天突然中断。7分钟后,他通过QQ告诉记者,由于在网上发帖公开“被就业”一事,他刚在电话中受到自己的大学辅导员“威胁”。

  7月10日,“酱里合酱”在天涯论坛上发出《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帖子,称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与一工业公司签订了自己的《就业协议书》。而自己连这个公司都没听说过。

  随后,“被就业”一词迅速蹿红互联网络,矛头直指虚高的高校就业率。

  不就业就拿不到毕业证

  在昨天上午的网聊中,“酱里合酱”对早报记者说:“他(辅导员)知道了,不知道怎么知道的。我爱学校,学校不爱我,悲哀。我的档案,还在他们手上呢,我不知道后果。虽然我拿到了毕业证,但是他们要不给我档案,或者篡改我的档案怎么办?”

  在“酱里合酱”的帖子之后,有不少网友跟帖反映自己“被就业”的遭遇。一位网友说:“很正常,你们学校帮你们找单位已经不错了。我们学校是逼着我们自己找单位:必须在6月20之前签订就业协议,否则档案打回原籍,毕业证和学位证缓发!”另一位网友说:“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在离校时,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学校交一份单位盖章的就业证明,才能拿到毕业证。”

  “酱里合酱”告诉早报记者,自从7月10日在天涯论坛发出帖子以来,他便中断了自己平日的工作,每天坐在电脑前收集媒体的报道,“现在天天只泡网了,我太希望为一些事情的改变做一点贡献了。”

  即使这样,“酱里合酱”仍然强调不愿透露学校的名字,“我的名字无所谓,但是不要曝光学校,对学校不公平。”“酱里合酱”说:“有关方面应该出面回应一些质疑,扒开统计数据后面的利益链。”

  指向西北政法大学

  “酱里合酱”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他是在某市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才想起来要看看自己的材料的。他赫然发现其中有一张盖满大红戳的《就业协议书》。

  看着上面的内容,“我顿时惊呆了,天哪,我居然已经就业了,协议书上面白纸黑字的就业单位名称,还有就业单位大红的印章”。就业单位是××工业公司,“酱里合酱”说,自己甚至没有听过这个公司。

  在保证隐去姓名的情况下,“酱里合酱”同意给早报记者发来这份《就业协议书》的照片。

  随后,早报记者从其他可靠渠道了解到,网友“酱里合酱”所指的学校即为“西北政法大学”。早报记者于是致电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希望了解相关情况。贾宇在电话中表示,他对此事尚不知情,并将校办主任王凯的电话告诉记者,请他配合采访。但王凯表示,他也不清楚具体情况。

  王凯说:“我也是才听说这件事,具体还不太清楚。是指我们学校吗?我正在跟负责学生就业的学生处联系,还没有联系上处长。想问一下他们是怎么回事,看他们知不知道这个情况,具体是哪个学院的,让他向学院了解情况。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学校对此将会有什么措施,我也要问一下主管部门。”

  专家建议“一年就业率”

  “你所说的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昨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对早报记者表示,就业率造假有一定的普遍性。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将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硬性挂钩,如果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率,进而影响高校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学校领导的升迁。而在更大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是对地方管理者政绩考核的依据。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说:“我认为不应该把就业率与对学校的评价直接挂钩。尽管它与学校的发展有关,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硬指标去考核,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而杨东平认为,目前教育界和媒体关于就业难的“报警”,多是尚未毕业时高校的“签约率”。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毕业分配离校时有100%的签约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自主择业,学生尚未毕业时的这一指标必定不可能很高,过度加压的后果是导致统计虚假,要改变“被就业”现象,就是改变就业率的考核办法,用半年就业率、一年就业率取代对学校毕业时就业率的考核。


人支持

人反对
Tags:被就业 毕业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网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