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联盟

  工商管理联盟 > 企业管理 > 风云人物 > 浏览文章

李宁:转身二十年

作者:李林 来源:中人网 文章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年10月09日 【字体:


  “一个企业的成功和一个运动员夺取冠军颇为相似,很多时候,成功的并不是经历苦难最多的,往往是因为他有运气,没有遇到让自己毁灭的灾难才能一直走到现在。”李宁在叙说这段有关自己和李宁公司的成功之道时,仿佛在肘击中国人的某种哲理,但对于这位业已两鬓微白、稍显秃顶的成功企业家来说,那转身的二十年却确是一个怀抱“运气”的过程。

    很难想象,20年前的李宁与20年后的李宁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从运动员到民营企业家,从106块奖牌到100多亿身价。或许,45岁的李宁只是比25岁的李宁更复杂了而已。

    而这复杂的二十年正是我们最应该记住的,属于一个中国企业家崛起的年轮。

    三个人物。

    2008年8月8日,对国际体育巨头阿迪达斯与耐克来说,至少有3分钟是黑色的。在这3分钟里,曾经被岁月沉淀成为一个品牌符号的李宁,带着13亿人的梦想完成了夸父追日的动作。整个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场馆沸腾了。

    因为这个动作,身为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宁腰挂钢丝苦练了一个月,也因为这个动作,点火之后的两个交易日,他的身价净增2亿港元,“李宁”品牌被世界更多人知晓。李宁在走入鸟巢中心的时候,看了看四周数万张期待与兴奋的脸,这位运动员出身的企业家今天在经历20年的艰苦努力后,又被“幸运”地打回了运动员的原形。

    空中绕场一周,难度系数也许远远不会超过当年的“李宁交叉”,但是点燃北京2008奥运主火炬的那一刻,李宁还是紧张了。

    这种紧张与20年前的“释然”很不相同。1988年9月20日,汉城奥运会的第四天,备受瞩目的“体操王子”李宁接连失误:吊环比赛中,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跳马比赛中,他重重地坐在了地上。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失误后的李宁,却露出了一个淡然的微笑。这个微笑很释然,但是也正是这个微笑引发了后来全国舆论与人们激烈尖刻的批评。

    黯然归国的李宁甚至没有选择主道走出机场,他孤独地走过一条偏僻通道,然而他绝没想到,这个通道外面站着一位对他今后的生涯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李经纬,旧日的健力宝集团老板,在外面已经等候多时。李宁从李经纬手中接过唯一一束败走麦城后的鲜花,心中泛起了复杂的涟漪,不久,这名运动员正式以健力宝集团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身份开始商海搏击。

    李经纬是一个引路人,他除了给李宁一个商业平台外,更是给了李宁另一个起点。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李宁的想法一个个开始在广东三水逐渐铺展开来。1990年,健力宝集团和新加坡康基实业在广东三水合资成立“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专门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经营,李宁担任总经理。这就是如今李宁公司的源起。

    次年,为李宁公司发展起过关键作用的人物陈义宏出现了。这位李宁公司的第二任总经理,是被李宁从当时有名的运动服生产企业十佳公司请来的。陈义宏从生产总监开始做起,一步步升到总经理职位。李宁懂得知人善用,对于职业经理人,他很信任,也很授权。曾参与李宁公司股改的股改专家刘纪鹏回忆说,每一次去谈判,或者谈合作,李宁都会带上陈义宏。自1998年去北大学习,李宁就淡出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而把业务全权交给了陈义宏。

   陈义宏是非常合适的创业者,在他带领下李宁公司在成立的头几年内,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增长,并在1996年实现了6.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但是1998年以后的几年,却是李宁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段低潮,公司业绩始终没能超越10亿元人民币的关口。

    2001年,35岁的张志勇接替陈义宏出任李宁公司的总经理,这个从毕业就一直在李宁公司工作的财务总监,被认为“对系统和制度有执着的追求”。张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里让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而这正是让李宁头疼多年的销售瓶颈。

    张志勇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改造公司,尤其是请来大量职业经理人,比如出身路透集团的CFO陈伟成,曾供职于可口可乐的CMO徐伟军,公共事务总监张小岩此前在杜邦工作,而来自宝洁的伍贤勇负责鞋和服装产品。这也是李宁希望的方向。

    当一片落叶坠地的时候,才会发现树干的不可承受之重和树枝的不可忽略之功。李经纬,陈义宏,张志勇,三个人物,在李宁从运动员到企业家转身的二十年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两次抉择。

    李宁是一位什么样的企业家?又凭借什么登上成功的台阶?除了他所解构的“运气”说以及几个关键人物的鼎力相助外,其自身深远的创业远见与宽厚的用人之道应该是他成功基因中最大的分子。

    瑞士信贷的研究报告中说,在中国未来的体育用品市场中,本土品牌的机会不会少于国际品牌,但能否接近不同价位的市场和对不同的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是能否抓住未来中国体育用品市场飞速发展的重要指标。就目前而言,李宁公司显然是最成功的一个。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演变,从本土品牌向国际品牌的努力,李宁公司在两方面都给了中国企业积极的示范意义。

    而做出这两次抉择的李宁俨然一名战略指挥者,挥手间已生霸气。曾有一次,李宁从公司回家,妻子陈永妍拉着他进了厨房,她神秘兮兮地对李宁说:“我给你做一个实验。”说着,她用三只锅烧开水,分别放进胡萝卜、鸡蛋和粉末咖啡。加热后,她把胡萝卜、鸡蛋捞出来放进碗里,然后把咖啡倒进杯子。她笑着说:“你看它们面临着相同的环境,胡萝卜强壮结实,煮过后变软了;鸡蛋易碎,但煮后变硬了;咖啡很特别,进入沸水后它反倒改变了水。到了这样的环境里,你是哪一种?”李宁说:“我是属咖啡的,越煮越出味。”

    这段故事发生在李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之际。李宁公司刚创办时,是李宁和几位退役的队友,还有他的家人如哥哥、嫂子、表弟等一起在操作,那时的李宁是个十足的家族企业。而“咖啡属性”的李宁在商场摸爬滚打后,开始意识到专业人才与企业改制的重要性。绝不能让自己或自己人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李宁从妻子入手,逐个把公司内的家族成员“请”出了门。

    在公司一度面临无法突破10亿元瓶颈的时期,李宁开始重新思考品牌和公司的未来。对他来说,两个基本的原则不能变:创造全球化的体育品牌,构建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变的只能是人。李宁聘请资本运作方面的专家为独立董事,同时大批量的引进职业经理人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运营队伍。

    1996年初,李宁公司总部“北上”,从广东迁到北京。1999年,李宁引进德国SAP公司的AFS服装和鞋业解决方案,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套先进的、高度集成的ERP系统,同时逐步聘请各个领域的专业公司协助公司完成整体战略。这些战略都为打造“世界的李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人支持

人反对
Tags:
工商管理联盟www.mbaun.net
相关文章列表

网站搜索